·郭云深打擂震太原
·形意气功大师马礼堂
·三豪杰大破三吉会
·郭云深梦乡得心法
·郭云深揭榜寻国宝
width=246
·秋天饮食宜酸… ·芒种节气话养…
·夏至节气话养… ·小满节气话养…
·立夏节气话养… ·谷雨节气话养…
 
形意拳
 
孙禄堂拳意述真形意拳家小传1
孙禄堂拳意述真2
孙禄堂拳意述真形意拳家小传2
孙禄堂拳意述真形意拳家小传5
 
形意拳
新闻公告

2012年中国武术工作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2-12-31 12:00:00人气:1925
 

2012年中国武术工作大事记

 

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结合当前国内武术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决策,按照《武术中心五年工作规划》的既定目标,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使得武术在这一年中发展迅速,各项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 成功召开第二届全国武协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

22628日,第二届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了上年度武术工作进展,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通报了年度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确定了工作目标,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会议强化了武术标准化的建设力度,强调武术标准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在思想上树立标准化建设的意识,并逐步从基础做起,扎实推进,不断提高,着重解决目前在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完善现行标准,着手研发新的标准建设。

此次会议继续大力倡导和完善“大武术观”理念。大武术观是针对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功能价值、参与人群、发展的空间和前景等阶段性的特征提出的。大武术观作为加强协调、促进和谐的思想基础,旨在引领广大武术从业人员从武术的全局和整体出发去思考问题,营造大环境、建立大市场、迎来大合作、促成大发展。普及“做大家武术,成武术大家”观念,使得“大武术观”得到武术各界的认同和拥护。

2 加强队伍建设,狠抓赛风赛纪,顺利完成年度赛事

2012年武管中心举办和参加的国内外各项赛事共26项,国内赛事有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和冠军赛、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和冠军赛、全国武术套路和散打精英赛、全国武术对练大奖赛、首届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全国武术之乡比赛、全国“市长杯”武术太极拳比赛等;国际赛事有世界杯散打比赛、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第四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等。一年以来,赛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各项赛事筹备充分,赛事活动规格高、观赏性强、时间安排紧凑。

在举办好赛事的同时,武术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加强。225,国家武术散打队正式成立,在性质上从完成某项任务而临时集中训练变更为应对国际赛事的常规训练单位。此外,武术裁判员队伍建设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中心于8月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全国武术散打一级裁判员晋级考试班,共有52人达到了国家级裁判员标准。全年共完成国际级、国家级、一级裁判上岗培训和为参赛单位培训一级裁判员骨干多达300余人次,顺利完成了运动员注册、裁判员晋级考核任务。

一年来,中心狠抓武术比赛中赛风赛纪工作,通过各方不懈努力,今年武术赛场上没有违反赛风赛纪的现象和行为发生,达到了年初的既定目标。

3 全民健身日,全国百万人武动武术

为贯彻落实总局群体司关于开展88“全民健身日”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中心精心组织“全民健身日”武术健身活动,以“习练武术、强健体魄,一人一拳、健康生活”和“尚武崇德、健康快乐”为主题,要求各省区市武术管理部门精心筹办“全民健身日”武术活动,并在719召开的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会议上动员,充分调动全国武术之乡积极性,形成武术中心、武术协会、武术之乡齐联动,全国“百万人武动武术”的健身盛况。与此同时,武术之乡工作也在扎实、稳步推进。《全国武术之乡管理办法》3月底印发给全国武术之乡试行,办法废除了全国武术之乡荣誉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巩固和提升了全国武术之乡的美誉度、权威性、带动力和影响力。

今年5月,武术边疆西部行小分队分赴黑龙江、吉林等地,送教材、送教学、送服装、送经费,得到了良好的反响和效果。今年边疆行的最大亮点是援藏援疆活动,西藏体育局在开展太极拳健身和比赛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从机关到学校、从社区到社会学练太极拳,参与人数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西藏太极拳协会也已批准成立。

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武术在海外的影响力

2012年中心积极开展武术双边交流和推广活动,前后派出了22个出访团队、197人次,访问了22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大洲,宣传武术,扩大武术和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中国武术表演团圆满完成了出访新加坡、文莱的宣传任务,受到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取得显著效果。全年共派出7名武术教练,分赴秘鲁、古巴、多米尼加、伊朗等国执行援教任务,也受到了相关协会的感谢和赞扬。

在成功进行的11项国际赛事活动中,中国武协积极与各大洲武术协会合作,建立培训点,把大规模组团出访和多数在国内授课的形式变成了送教上门,把有限的援外经费用在比较稳定的地点,长期发挥其作用,真正的做到了实实在在的为武术国际推广培训贡献力量。

十八大期间,在黄山举行的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人参加。赛事在接待和安保等方面采取有利措施,保证了运动员的安全,赛事如期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5 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12年段位制工作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继续扩大“突破口”、向纵深发展。突出抓好深入发动与完善操作措施、培养骨干与加强组织建设、降低门槛与突出技术亮点三方面的工作。在培养段位制工作骨干方面,中心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方法。强调各地武术协会主要负责人要明确各地武协主席是段位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秘书长是直接责任人。各地也在如火如荼的培养和壮大段位制骨干队伍,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做到专管专办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年共办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22期,培训指导员4043人、考评员4381人。

9月,中心首批批准设立了323个“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推广和普及段位制,采取“降低门槛与突出技术亮点”的做法,分别针对初学武术者、已从事武术教学者、已取得武术段位制指导员和考评员资格证者、所教学生取得相应段位达一定数量者、年满45周岁以上的武术专业、职业教学工作者和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等人群,分别制定了各自考取段位和指导员与考评员资格的规定。此外,还就简化考评程序和下放审批权限做出了若干具体规定,达到了一定成效。

6 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武术研究取得进展

10月,在武当山召开的2012年度专家委员会年会上明确了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和相应的建设目标,会议围绕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进行了讨论,完成了“管理办法”修改稿。专家们很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和智囊团的作用,对整个武术界统一思想、弘扬大武术观,特别是武术界的团结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研究工作方面,2012年院管课题申报131项、已确定94项。历史文献的清理也在不同程度的开展,还投入170万元专款对上世纪80年代的资料进行挖掘整理。

以树立大武术观和加强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基础研究,是近年的工作重点,在加强武术基础建设方面,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树立大武术观、标准化建设,而且在落实工作中狠抓武术研究院标准化建设。将《中华武术研究》作为院刊,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专家委员会的各位专家通过传帮带引领武术科研前行,通过参谋指导为决策提供依据,武术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也将组建,以此壮大科研骨干队伍,发挥以武术研究院为龙头、以武术科研为先导的作用,擦亮武术研究院的牌子,培养标准化建设的骨干人才。

7 武术进校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促进后备力量培养

国务委员刘延东多次提到要把武术推进到孔子学院,国务院提出了体教结合并就此事专门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下发文件,制定政策。从计划把段位制的教程编成学校教材、教学参考书到在学校体育竞赛中开展包括武术在内的6个项目,再到组织培养学校武术师资,武术进学校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比已取得明显进展。

在今年教育部举办的体育竞赛活动中,把“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作为一个比赛项目,并在开幕式演出中进行展示。中央文明委也提出要把中华武术推向乡村学校、少年宫,决定逐步在全国选建的8000个农村学校、少年宫中推广不带器械的武术运动。当前形势的发展极为有利,各级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努力解决好当前武术进校园和武术馆校等问题和具体落实中遇到的困难。青少年武术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果,也有利于赛事的规范运行和后备力量的健康发展。

8 开展“保纯洁、查风险、强监管、净行风”教育整治工作

3-5月,中心开展了“保纯洁、查风险、强监管、净行风”教育整治活动,成立了教育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32,中心召开传达动员部署大会,学习党章和教育整治活动规定的辅导材料,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按要求认真剖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按要求写出剖析材料,制定整改措施。420,在总局召开的教育整治活动座谈会上,中心作为教育活动开展比较好的7个单位之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依照总局关于收受治理礼金专项治理活动,全体与会人员签订了知晓确认书,并上交至总局监察局。

此次教育整治工作是近年来动员比较广泛、深入的一次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心干部职工做到全员落实、全程参加、全覆盖、无遗漏、不留死角。各部门都能服从教育整顿工作安排,合理安排本部门业务工作。整顿工作对中心全体同志都是一次警示教育,也起到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凝聚力的作用。在中心全体同志的努力下,武术产业的开发、宣传、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新年新气象,武术管理中心在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会一如既往的大踏步向前发展,让我们期待中华武术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闪耀璀璨的明星。

 

 
  返回首页 当代名师 网站声明  

Copyright © 2020 中华形意拳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百姓网络
法律顾问:冯树春、杨笑寒 备案号:苏ICP备09099324号-1